2009年,吉林市慈善总会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领导和全市人民大力支持下,深入贯彻中华慈善大会精神,创新募捐形式,增加救助项目,提高了全市慈善工作水平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,为保障社会稳定和改善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培育慈善文化 慈善之花盛开
2009年年初,市慈善总会为“抗震救灾、情系灾区”捐款活动中的优秀企业颁发奖牌。制作《江城慈善》专题片,设计制作《发展慈善共创和谐》慈善画册,编印《江城慈善信息》,举办“爱满江城慈善之光”公益晚会。通过电视、报纸、电台、网站等媒体播报慈善报道60余次,并开展“庆祖国华诞享美好生活”慈善明信片邮寄活动,进一步普及全民慈善意识。
拓宽募捐渠道 慈善捐款创新
去年市慈善总会进一步加强与爱心企业、团体合作,增设了7个捐款箱,先后开展了“温暖2009”、“爱满江城慈善助孤”、“国贸购物献爱心”等多个募捐活动。7月份启动了“慈善救助双日捐”活动,全地区接收“双日捐”善款2643.95万元,创历年捐赠最好水平。
打造品牌项目 万名群众受益
2009年,市慈善总会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,争取到中华慈善总会和省慈善总会的项目支持,拓宽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平台。一是实施了“慈善救助情暖万家”活动,全地区发放善款240万元,帮助1.2万名低保边缘群众。二是较好地实施了“生命之光”、“微笑列车”、“关爱你的心”等品牌项目,对符合条件的群众,做到有一助一。三是与名门贵族饭店合作推出了“新春千人宴慈善献爱心”活动,为近千名困难群众精心准备了100桌丰盛的年夜饭。四是开展“慈善助春耕”活动,发放20万元农资,救助1000户贫困农民。五是开展助学助孤活动。与9家企业、团体和70位爱心人士共同救助113名孤儿;与市电视台合作成立“慈善助孤专项基金”,共同关注支持贫困孤儿成长;为船营二小的50名贫困学生送去新衣。六是加大对农村困难户泥草房改造的投入力度,发放善款160万元,使1164个农村贫困家庭走出泥草房。七是与中华慈善总会开展“健行天下”股骨头坏死救助项目,成立吉林市援助中心,为广大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完善、优质的慈善医疗援助服务。为市培智学校、龙潭区培智学校捐赠1.2万元。八是开展圆梦大学活动,发放善款74.6万元,救助746名学生。与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合作开展助学活动,为146名贫困学生发放救助金28.4万元。九是开展临时救助活动,接待上门求助群众800人次,对符合救助条件的,做到应救尽救,发放救助款50多万元。
因我市各项慈善事业连年走在全国前列,前不久,市慈善总会被中华慈善总会和有关部门授予“中华慈善先进机构奖”、“扶残助困先进集体”等荣誉称号。